“枫桥经验”重在实践,贵在创新

是说新语 求是网 2023-12-13 08:00 发表于北京



“枫桥经验”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发挥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基层干部群众及时总结成功做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度层面的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图片

作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因地制宜打造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实现“小事不出排、大事不上岸、矛盾不上交”,有力维护海域平安和谐。图为2023年11月14日,溪南镇七星海上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渔排走访,了解海上养殖户需求。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枫桥经验”重在实践,贵在创新。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并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关键就在于它对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具有制度创新的闪光点。浙江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也是发展“枫桥经验”的试验田,肩负着创新“枫桥经验”的历史使命。在建设“平安浙江”实践中,形成了以“四前”、“四先四早”工作机制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彰显了“枫桥经验”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所谓“四前”、“四先四早”工作机制,就是指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责任制,努力做到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切实使“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全面提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显著特征是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紧紧抓住了体制机制创新这个“牛鼻子”,逐步实现了社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学化、治理过程的民主化,积极有效地化解了社会矛盾。“枫桥经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实现了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其生命力就在于基层治理创新。
  
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在创新体制、完善制度中实现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制度是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覆盖面,已经从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拓展到预防化解各种社会风险、维护国家安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来源:求是网

策划:梁佩韵

制作:汤宝兰

审核:闫玉清

监制:李达